有很多人信仰,并且走侍奉的道路,可是到底信仰基督意味着什么?在圣经,路加福音10:25-37这段经文是很好的回答。它是耶稣基督讲述过的一段有关信仰与生活的信息。虽然非常的简短,但是里面却包含着极丰富的属灵真理,同时也会对我们的事奉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基督信仰关乎永生
这个故事开始于律法师的一个问题:“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按着唐崇平博士的研究,“永生”在希腊文中是Aionion(永远、永恒)与zoe(生命)两个字合并组成的,是指永存不息、永远活着的生命。所以说,“承受永生”,是指人的生命获得永远活着的权利,永远与三位一体的上帝在一起。正因为如此,寻求永生成了每一个基督徒最终的期望,以及在今世积极侍奉主的动力。
二、基督信用不止于所知
当律法师询问耶稣有关永生真理的时候,耶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那位律法师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应该说这位律法师不是一个平凡的人物,他十分的会归纳问题。他能够用十分巧妙的语言把耶稣的话回答的无懈可击,把繁杂且精深的律法精意概括的清晰明了,既满足了神的荣耀,也照顾到人的需要。面对这样一位颇有学问又能言善辩的人物,耶稣没有再教导什么,只是让他去照着他所知道的去做就可以了,“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我们大失所望,这个口若悬河、振振有词的人物却不晓得自己在现实的信仰生活中应该切实的做些什么。“谁是我的邻舍呢?”他不得不十分茫然的询问耶稣,让主给他指一条明路。
这个故事到这里为止至少说明:你知道应该做什么是一回事;你能不能按着你所知的去实际践行是另一回事。就如同我们知道救死扶伤、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危机真正摆到面前的时候,不见得所有的人都能有勇气实践,可能许多人会选择熟视无睹一样。
三、基督信仰显于处境
面对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律法师,耶稣没有讲一些奥秘的道理,乃是以一个常常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件,教导我们如何把握难得的机遇,做出使上帝喜悦的事情。
其实耶稣讲的这个故事的情节十分的简单。无非是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的路上遇到了强盗,被强盗打得半死。祭司、利未人,路过那里,觉得遇到了麻烦就绕道而行了。惟有一个以色列人所瞧不起的撒玛利亚人把受伤者带到客店里照应他。
也许我们会认为救助受伤者的应该是那些所谓宗教的领袖以及在圣殿中整天操劳奔波的人们,可是事实恰好相反,肯于伸出援助之手的却是一个犹太人所不齿的撒玛利亚人(因为撒玛利亚人是北国以色列人与外族人通婚的后裔,正统的以色列人觉得他们血统不纯)。正因为如此,这个撒玛利亚人所代指的是那些纯粹拥有基督生命与基督精神的上帝所悦纳的人们,而不是一个所谓的宗教人或者酷似基督的人。他身上流露出来的爱心不受民族、种族、甚至宗教信仰不同的局限,他关切的是这个此时需要救助的人本身,他不象那些善于说一些不关痛痒的高深理论或以各种借口敷衍塞责的人物,乃是实际的实践这份爱心,给当前的无助者带来切身的关爱与看顾。这个撒玛利亚人生命的准则不象强盗的准则:“你的不是你的,是我的”;而是:“我的不是我的,是大家的!”所以说,真正的基督信仰教导人不是超然于世外,乃是把从基督那里所分享的生命在所生活的处境中生动的活出来。
四、基督信仰在于实践
耶稣说:“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他(律法师)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这篇讲论的起头是以询问、探讨“永生”的问题开始的,但是最终的落脚点不是直接回答得永生的秘诀,也不是描述得永生后的属灵的状态,乃是清楚的告知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做些什么。
耶稣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翰福音10:10)。透过以上耶稣所讲过的这个喻道故事,让我们清楚地看出,当人们热衷、执着于“永生”的时候,他让人在现实的生活中“作光、作盐”来见证他的荣耀。
所谓拥有属灵的丰盛生命,就是让我们的生命越来越像基督的生命,拥有基督那样舍己、把生命破碎了与人分享的生命。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印度的德兰修女就是一位爱的使者,是一位实践爱心的基督徒。她说:“活着就是爱”.之所以她受到各国人民的爱戴,是因为在她救助那些受伤、濒临死亡的垂危病人的时候,她不管你是一个基督徒,还是一个穆斯林,甚或是一个印度教徒,她最想表达的都是:你需要我用什么样的爱来爱你,在我这里我能帮助、给予你什么。 基督教讲道
在德兰修女身上所流露出来的这份爱心与基督在这个喻道故事中所倡导的爱是一致的。这个喻道故事所折射出来的道理是:源于基督生命的爱,超越世俗、亲情、种族、国家。也就是说,只有这样的爱才是基督所倡导的爱与生命,惟有拥有如此生命和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人才能配得永生。因为“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约翰一书4:20-21)所以,一切外表仪式上的虔诚不见得都是真虔诚,惟有拥有了基督超越、舍己之爱、和丰盛生命的基督徒,才能真正摸到了神,并且获得了永生。因为“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约翰一书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