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会的八个特质

发布时间: 2011/8/2 11:06:13   浏览次数: 1010   

在短短廿年之间带领香港中国基督教播道会恩福堂创下从120人至一万人的增长传奇的苏颖智牧师,本月初应美国加州山景城主恩基督教会的特别邀请分享了健康教会的特质,与湾区教牧同工分享经验及心得。

第一、信仰保守

一个健康的教会信仰必须要保守,对于绝对的真理不能够有半点的妥协。09年香港曾经因为《家庭暴力保护条例》修订案而闹得满城风雨。当时苏牧师公开反对将同性同居伴侣纳入家暴条例的保护中,担心这项修订等同于承认同性同居伴侣为家庭,或会为同性婚姻等类似的法案大开绿灯。苏牧师的言论引来了社会上部分人的激烈反应,甚至用粗言秽语来辱骂他,又被扣上基督教极右派的帽子。虽然如此,苏牧师从未妥协或后悔,他澄清说,实际上教会并不是要排斥 或反对同性恋者本身,只是不愿意纵容罪恶。而且,苏牧师的教会同工当中有前同性恋者,也有曾经入狱的、吸毒的、黑社会的,教会同样地包容他们。

对于绝对的真理,教会绝对不能妥协。可是,苏牧师提醒教牧同工们,在信仰保守的同时,方法一定要创新。面对相对的东西,苏牧师认为教会必须要有开放的态度和弹性。如果有哪些方式是叫教会无法增长的,这些方法应该是错的。 基督网

第二、少开会多事奉


要管理一所有一万人的教会,是否就需要开很多会议呢?苏牧师指出,无论一所健康的教会有多大,行政组织一定要尽量简单。如果教会成为了开会的教会,这就是不务正业、浪费资源了。苏牧师说,在有一万人的恩福堂,教会仍然是一个月一次会议,每一次两个小时之内结束,后半个小时更是祷告会。他指出沟通、坦诚、信任就是开会流畅的秘诀。

第三、整全的关顾,有关活动的事工安排得井井有条

对于整全的关顾,苏牧师有独特的见解。他指出教牧同工不要只是想着自己的需要,要更多去发现教会的缺口,每一个年龄层的缺口。苏牧师举个人经验为例说明。苏牧师刚刚从美国回到香港事奉的时候,他发现教会没有育婴的事奉,于是很多有孩子的弟兄姊妹都不能来参加聚会了。苏牧师想尽办法去加强这方面的服事,他希望教会能够成为一个小孩子喜欢来、青少年喜欢来、长者也喜欢来的地方。

带着think big, start small的信念,起初苏师母训练了几个妈妈来看小孩,早堂有几个妈妈来看孩子,她们去参加中堂礼拜的时候,就有参加早堂礼拜的妈妈来替更。自从有几个人开始育婴的服事之后,幼儿的数目就不断增加了,也就代表来参加聚会的父母也不断增加。苏牧师坦言,现在一家之主不是父母了,而是小孩子。孩子喜欢去的地方,父母就跟着去;孩子不喜欢去的地方,父母就不去。

基督教讲道



苏牧师也分享了一个贴身的观察,过去我去过一些主日学,什么年龄的孩子们都混在一起,这样的主日学肯定不能吸引小朋友留下来的。小孩子一定要看到 peer group,即同年龄的人在一起,玩得很高兴的话,下次他们也很愿意再来。起初由苏牧师的儿女和执事们的儿女组成的小组,恩福堂的儿童事工就这么开始了,没有想到它从十几人、几十人、几百人增长到现在的1,500多人。

恩福堂的长青团契(长者事工)也是一个奇迹,从最初50人增长到现在超过900人,平均年龄是70多岁。苏牧师形容长青团契是教会里面很大的动力,因为他们做义工最多、探访最多、去祷告会最多、洗礼最多;每个星期1万多份的礼拜程序表都是他们来迭折的。

整全,所以整个教会每一个范围都要去看,不能只是看一个部分。就好像一条一条的锁链,到底它有多少力量,不是看它最强的那一环有多少力量,而是看它最弱的那一环有多少力量的。苏牧师总结说。

第四、专才领导,事工专业化以至教会发展

关于事工专业化,苏牧师强调了牧者的角色是一位属灵领袖,而教会每一个部分的实际运作却是需要专门的委员来执行的。牧者并不需要参与到教会的每一件事情上,只要给委员们属灵的原则,为他们祷告,为他们打气,让他们不受到其它人的干扰,无后顾之忧地去做自己范围内该做的事情。

本文来自基督网



苏牧师说,传道人不要做不务正业的东西,建筑不是我的正业,建堂不是我的正业,我要给那些专业的人去做。但是有的涉及到大家都有分的事情,他们会问我们。我们给出意见之后,就放手他们去做。

第五、全人传道、人人皆兵


一个健康的教会必须要全人传道、人人皆兵,传福音并不只是属于传道人的工作。苏牧师介绍,每位恩福堂的弟兄姊妹在受洗之前都要接受栽培,其中包括三元福音倍进布道及三套的查经课程。首先是一针见血的福音性查经,第二是价值观重整,旨在把世俗的价值观转化为符合圣经的价值观,无论是在工作观、婚姻观、死亡观等。然后每个人也要写下自己的得救见证,并约见传道人单独面谈,当传道人认为他已经信得清楚、有重生的把握的时候,才让他们接受洗礼。苏牧师说,因此恩福堂的弟兄姊妹在初信的时候,已经开始带人来教会,开始传福音了。

苏牧师还指出了一个有趣的观察,初信者比老基督徒在传福音上更加有效,因为老基督徒的生活圈子里面都是基督徒,反而初信者更多接触到未信主的人,未信主的人看到初信者身上的变化就感到很惊讶,于是很有吸引力,很想跟着来教会听听……因此我们要把握初信者在初信的时候生命的转变,吸引很多人来听道。

基督教讲道



第六、触觉要敏锐,迎合需要——外展工作(Outreach

苏牧师指一个健康的教会必须要敏锐于周围小区的需要,并以外展工作来服事小区,最终达到传福音之效。他举一例来说明,恩福堂最近趁着圣诞节和新年期间,连续几天在附近的公共屋村为低收入的家庭提供免费的盘菜宴,一共开了300桌。每一桌有12个人,其中有24位是恩福堂的弟兄姊妹。大家一边吃饭的时候,就有机会向未信主的人传福音, 有兴趣来教会的人可以立刻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教会日后跟进。由于恩福堂过去也曾经服事这个小区,比如在中秋节的时候派月饼、圣诞节的时候派礼物和寒衣,平日也有开办学生补习班,所以这次来参加盘菜宴的人当中,很多都已经接触过恩福堂,并且有兴趣来教会。一晚盘菜宴,就有100多人回应,这个回应率可算是蛮高的。

第七、小组关顾

第八、敬拜更新

苏牧师轻轻带过两点,指出这些都是人们来到教会之后的第一个印象,不容易被人遗忘。他鼓励教牧同工和弟兄姊妹考虑这八个要素,建立合神心意、得人如得鱼的健康教会。


打印本页 】【 关闭本窗 】【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 服务规则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 2009 网灵天府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9055728